首页 > 薪酬专题 > 红海云谈央国企负责人薪酬规范化改革——分类管理与激励机制与数字化实践

红海云谈央国企负责人薪酬规范化改革——分类管理与激励机制与数字化实践

2025-08-14

红海云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成为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议题。其中,“持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已经被明确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任务,而构建精准高效、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成为三项制度改革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的关键抓手——负责人薪酬作为激励与约束企业经营的核心杠杆,不仅关乎企业发展活力,更直接影响企业治理效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薪酬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也由此成为了央国企提升人力资源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央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政策基础解读

自2014年中央部门启动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分类分级管理、薪酬分配秩序规范、业绩挂钩等核心原则。其中,十年政策的演进既推动了国企负责人薪酬体系的规范化,也暴露出诸多管理难题:一方面,薪酬改革直接关系负责人切身利益,任何调整均会引发高度关注和复杂反响;另一方面,国企行业门类多、规模差异大、选任方式多元,导致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激励难以落地。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也已经难以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绩效与负责人贡献,激励约束机制亟需与企业战略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目标相匹配。

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政策层面针对性地对负责人薪酬规范化改革提出了四大核心要求:其一,坚持分类分级管理,根据选任方式和企业功能性质区分薪酬分配办法;其二,探索灵活薪酬结构,年薪制与中长期激励并行;其三,强化薪酬与业绩考核联动,实现“业绩升则薪酬升,业绩降则薪酬降”;其四,推行薪酬追索扣回机制,保障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这些政策要求既为企业薪酬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和数字化要求。

二、年薪制三大构成与差异化薪酬体系设计

实际管理中,央国企负责人薪酬模式以年薪制为主流,通常涵盖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三大部分:

基本年薪以岗位责任和履职能力为核心,着重保障性收入,通常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结合岗位系数和地区差异系数合理确定,并根据岗位价值评价结果拉开收入差距。这一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整体收入水平,也倒逼经营层关注业绩增长和价值创造。

绩效年薪则实行分类管理,依据企业功能性质、行业竞争度、规模指标等设定绩效调节系数,同时通过“共性+个性”业绩考核来实现对负责人工作表现的精准评价。而在这一过程中,共性指标聚焦于企业整体经营业绩,如“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及“五个价值”创新指标,而个性指标则是根据负责人岗位职责与分管领域定制,实现“一人一岗、一岗一表”的个性化考核,提升激励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任期激励收入挂钩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强调中长期战略实现与价值创造,避免短期行为,其在涵盖年度效益指标的同时,也注重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良资产比率等长期发展指标,并且原则上企业对任期激励收入设立不会超过年薪总水平的30%,且需通过“共性+个性”指标体系与年度考核有效衔接,从而保障激励与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一致。

三、中长期激励机制与绩效追索扣回管理

在当前央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进程中,单一的年薪制度已难以满足企业战略转型、人才激励和风险防控的多重目标。基于政策导向和实际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央国企将目光投向了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这样的机制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保留高端管理人才,还能有效推动核心团队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深度绑定。与此同时,在政策层面,国家还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科技型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探索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和员工持股等多元化的中长期激励方式,通过灵活组合,完善薪酬结构,提升整体激励效能。

在激励创新之外,央国企也高度重视薪酬管理的规范性与风险控制。近年来,伴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诸如金融类国企在内的重点企业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该机制要求,一旦负责人在任期内因重大决策失误或违规操作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即可依据相关责任追索部分或全部已发放的绩效年薪与任期激励收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追索扣回不仅适用于在职负责人,同样覆盖已离任或退休的管理层,实现全周期的激励与约束闭环。通过将激励与责任深度绑定,央国企能够强化薪酬激励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有效防范经营合规风险,提升治理透明度。

可以说,中长期激励机制与绩效追索制度的高效结合,为央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注入了可持续动力,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而在实际操作中,红海云等专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能够助力央国企实现激励政策的差异化设计、动态管理和自动化追溯,为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数智化支持。

四、数智化薪酬管理路径与红海云解决方案

(1)数据驱动的薪酬体系设计
在央国企负责人薪酬规范化改革中,数据驱动已成为薪酬体系科学设计的核心基础——通过集成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大数据,企业能够动态计算并核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以及任期激励的合理区间,确保收入分配既公平又具激励作用。并且,基于岗位价值评估和行业对标分析,企业还可以建立灵活可调的薪酬分配模型,及时响应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优化薪酬结构。对此,红海云平台在此过程中向央国企提供了智能算法支持,将帮助企业实现薪酬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提升薪酬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为企业高效推进薪酬规范化改革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2)智能化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作为薪酬分配的关键环节,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已成为提升考核科学性和落地效率的必然趋势,而通过红海云等数智化平台,央国企可以将财务、业务及人力资源等多维度数据实时集成,动态生成“共性+个性”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一人一岗、一岗一表的考核模式。平台能够自动匹配组织战略目标与个人岗位职责,智能评分并输出绩效结果,确保考核过程公平、透明、可追溯,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强化了薪酬与业绩的紧密联动,有效激励负责人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创造价值。

(3)多元激励方式与风险防控机制
在推动薪酬激励创新的同时,央国企还需兼顾合规性和风险防控。基于这一需求,红海云平台支持企业探索股权激励、利润分享、虚拟股权等多元激励方式,灵活配置适用于不同负责人选任方式和企业功能定位的激励策略。除此之外,通过集成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功能,平台还可对任期内重大经营失误进行智能预警和责任认定,实现激励与约束的全周期闭环,这种自动化的风险监控机制将帮助企业实时发现潜在违规行为,及时启动追索程序、保障企业治理合规性和经营安全,进而为薪酬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提供坚实屏障。

 

总的来说,国企负责人薪酬规范化改革是企业实现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央国企也只有在政策引导下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建立起与选任方式、业绩考核、企业性质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才能真正激发企业活力,提升负责人管理效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央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和数智化管理工具的持续创新,薪酬管理的科学性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海云亦将持续赋能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为央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