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红海云解读最高法超龄用工新规:新政之下央国企如何确保用工合规?

红海云解读最高法超龄用工新规:新政之下央国企如何确保用工合规?

2025-08-14

红海云

随着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以及最高法院废止超龄用工“劳务关系”规定,当前的央国企用工管理迎来深层变革——过去,企业对超龄人员多以“劳务关系”处理,享受灵活用工与成本优势,但在新时代人口结构变化、银发打工人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原有模式已难以满足劳动权益保护和法律合规要求;与此同时,司法解释的更新代表着国家顶层设计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其不仅厘清了超龄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更对央国企用工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此时,“如何科学合规管理超龄员工”便顺势成为了央国企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课题。

一、央国企超龄用工政策演变与现实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银发劳动者参与度提升,超龄用工的政策正持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早期政策明确将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返聘人员归为“劳务关系”,企业无需承担社会保险等法定义务,这为国企带来了用工灵活性和成本优势。然而,随着返聘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劳务关系模式在工资支付、工伤保障等方面的保护力度逐渐显现不足,无法有效回应超龄员工的权益诉求。

新时期,国家顶层设计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最高法废止“劳务关系”规定,标志着对超龄劳动者管理模式的深度革新,同时也为央国企带来了一系列管理压力——其既要顺应法律政策的升级,实现员工权益保障与风险防控,又要兼顾组织用工的灵活性和效率。这一变革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需从传统标签化向精细化、合规化转型,而数字化工具和系统平台的应用也顺势成为了央国企破解用工管理难题、提升组织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

二、权利清单式保护推动用工关系变革

随着国家政策和司法解释的更新,央国企超龄用工管理逐步由“关系定性”向“权利清单”导向转变。以往在处理超龄员工争议时,企业和法院往往首先关注用工关系的法律标签,一旦认定为“劳务关系”,员工便无法获得劳动法下的系统性保护,这样做虽然简化了企业合规流程,但也使得超龄劳动者在工资、工伤等核心权益保障方面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对此,新政策明确:无论用工关系如何命名,只要满足受单位管理并从事有报酬劳动的基本条件,用人单位就必须保障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险等核心权益。这种“权利清单”模式不再纠结于关系本身,而是聚焦于如何切实保障员工重要权益。而对于央国企来说,这一政策转向要求企业在用工管理中强化合规意识,建立完善的核心权益保护机制,实现从“标签式管理”向“实质性保障”的全面升级。至此,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权利清单的全流程管理,已成为央国企提升管理效率与员工满意度的关键路径。

三、央国企超龄用工新型关系的法律特征

随着政策的调整催生了超龄用工的新型法律关系,央国企的管理思路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前,超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用工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而是一种以保障核心权益为导向的“混合型用工关系”,这种模式既吸收了劳动法对工资、工伤、休息休假等核心权益的强保护,也保留了合同法下部分权益市场化和灵活协商的空间。

在实际管理中,央国企既要确保超龄员工在工资支付、工伤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享有与普通劳动者同等的法定保护,又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养老、医疗保险等非核心权益上与员工协商约定。与此同时,新规下用工合同的终止和解约更加灵活,也进一步简化了企业管理流程,提升了用工弹性。此外,这一新型关系同样使得央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需要融入更多合规监控和智能化工具——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企业能够自动识别用工类型、规范合同管理、实时监控核心权益的落实,切实提升管理效能与风险防控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政策转型和组织发展新要求。

四、央国企超龄用工合规管理数字化建议

(1)基础数据全流程管理
央国企可以选择通过红海云等先进HR数字化平台,将超龄员工的个人信息、合同期限、岗位类别、工伤保险、工资支付等核心数据进行集中录入和动态维护。基于这一数据库,系统可实现自动识别超龄员工身份,及时预警合同到期、工伤险缴纳等风险点。并且,通过系统内置的多维度数据分析的功能模块,管理层还能够实时掌握超龄员工结构和关键合规指标,减少人为疏漏和政策执行偏差,这种全面的数据治理不仅有助于提升政策响应速度,也将为企业后续优化用工结构、制定差异化管理政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合同模板与条款智能合规
由于超龄员工用工关系的特殊性,企业对合同的管理也需同步升级。为此,企业需针对不同类型超龄员工建立专属合同模板,特别是在劳动报酬、工伤保险、休息休假等核心权益条款上做到清晰、规范、易追溯。而依托红海云HR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合同条款的自动合规校验和智能提醒,确保每一份合同都符合最新政策要求。并且,系统还能自动归档和更新合同内容,便于后续审查和追溯,降低因合同不规范导致的劳动争议风险。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合同管理,企业既能保障员工核心权益,又能实现用工风险的前置控制。

(3)争议处理流程数字化闭环
在新政策下,超龄员工在工资报酬、工伤等核心权益争议中享有劳动仲裁权利,这意味着央国企需提前布局争议处理数字化闭环。更加具体地说,央国企应在HR系统中设立专门的争议处理模块,其中涵盖争议登记、证据存储、流程跟踪和结案归档等环节,如此一来便可使系统能够对接仲裁文书、时限提醒和进度管理,帮助法务和人力资源部门高效协同,提升应诉响应速度。通过流程透明、证据可查的数字化管理,企业不仅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还能提升员工维权满意度与管理公信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用工合规化和组织治理现代化。

 

最高法废止“劳务关系”规定标志着央国企用工管理迈入精细化与权利保障并重的新阶段,这种新型用工关系既提升了员工权益保护,也要求企业在合规管理、数字化工具应用上全面升级。为此,红海云将持续以智能化HR平台和专业服务,助力央国企高效应对超龄用工新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组织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