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本文聚焦央国企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难题,结合端到端流程优化方法,在深入分析绩效指标设计过程中易陷入的误区的同时携手红海云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绩效指标与战略目标的高效协同。
近年来,在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提升央国企治理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其中,绩效指标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载体不仅关系到各级管理者的激励和分配,更深刻影响着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随着国资委和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强化“两个效益”协同发展要求,央国企绩效指标设置正面临着来自合规性、科学性与落地性的多重挑战……
一、央国企绩效指标设置现状与典型误区
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绩效指标的设置常常受到管理者主观偏好、考核机制压力及业务流程分割的影响,许多部门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容易达成、便于衡量的指标,却忽略了客户实际需求与企业整体目标,比方说分销物流企业将“发货及时率”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却未能真正回应客户的到货时效需求,甚至通过调整承诺时间规避压力。这种指标设置虽然在表面上提升了达标率,却无法驱动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价值的实质增长。
此外,部门绩效指标往往聚焦于某一价值创造环节,如仓库部门以降低库存成本为考核重点,忽略了维护总成本的整体核算。以电信系统供应商为例,过度关注备件库存水平导致拒绝客户自助维修建议,最终抬高了人工与维护费用,在可能损害到公司整体利益的同时也偏离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深究其根本不难发现,造成上述误区的原因在于绩效指标设计缺乏端到端流程的系统性思考,即管理者往往只关注部门自身的经营业绩,未能从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目标出发进行跨部门协同,并且流程割裂和目标分散还将导致绩效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应有的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地制约了央国企的创新能力与资源整合效率。
二、端到端流程视角下的绩效指标重构逻辑
为破解绩效指标设置的结构性难题,央国企必须引入端到端流程优化理念,将绩效管理从“部门视角”升级为“流程视角”,实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重构。通过流程梳理,企业可以明确各节点对整体经营目标的贡献,确保绩效指标指向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基于“需求-现金”端到端流程设计绩效指标能够有效打通部门壁垒,其不仅强化了收入、成本、质量、现金流、运营效率等关键指标的协同,也为后续指标分解和部门对齐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端到端流程视角下的绩效指标重构强调企业整体目标与部门绩效的高度一致性,即通过流程分解,将公司级关键指标逐步下沉至各业务单元,确保每一项考核目标均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非部门利益最优化。除此之外,流程型指标设计还有助于推动跨部门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这一逻辑,正契合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背景下的组织变革需求。

三、央国企绩效指标设计中的协同与平衡机制
在端到端流程基础上,央国企绩效指标体系还需兼顾“企业之声”与“客户之声”,实现内外部价值的动态平衡——传统指标设置偏向内部管理诉求,忽略客户满意度与市场反馈,易导致考核驱动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背离;反之,科学的指标设计则能够同时满足企业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提升两大目标。
具体而言,指标运行过程中需持续监测考核标准所引发的实际行为,及时调整偏离企业战略的考核导向。例如,订单交付满意度指标既要反映客户真实需求,也要与企业生产能力相匹配,而通过数据分析与流程反馈,企业可动态优化绩效指标、确保考核体系与业务发展同步演进。与此同时,央国企还应强化关键绩效指标与流程型指标的一致性,构建覆盖收入、成本、质量、现金流和运营效率的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并在指标分解的过程中注重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推动管理层与一线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共同理解与践行。

四、央国企端到端绩效指标优化的落地策略
为推进端到端流程绩效指标体系落地,央国企需构建标准化流程梳理、指标分解、动态调整和数字化管理四大核心策略:
其一,企业应系统梳理“需求-现金”全流程,在厘清各业务环节对战略目标的贡献关系的同时通过流程建模与数据分析,识别关键节点和瓶颈,明确绩效指标的设置逻辑;
其二,企业需针对流程梳理结果,构建分层分解机制,将公司级指标逐步下沉至部门和岗位,实现目标一致性,同时采用协同工具和数字化平台(如红海云绩效管理系统)来建立透明的指标分解与追踪体系,提升指标协同与数据驱动能力;
其三,为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企业要结合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评估指标适应性与驱动效果,同时通过数据监控与流程反馈及时优化考核标准,确保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同步升级;
其四,企业应推动数字化绩效管理平台的全面应用,实现从数据采集、指标分解、考核反馈到绩效分析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基于这一需求,红海云将依托领先的央国企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端到端流程绩效指标优化的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双重目标。
面对央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体系化已成为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命题,而只有将绩效管理从部门视角转向端到端流程视角,强化指标协同与战略对齐,企业才能突破传统考核的局限,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