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在当前央国企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绩效考核不仅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关键工具,更是引领企业文化和激发员工潜能的核心环节,而随着国资监管要求愈加严格,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更是一跃成为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然而,部分单位仍沿用“机械化”的考核方式,这不仅削弱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还可能导致员工消极应对、组织氛围恶化,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一、绩效考核现状与机械化管理问题
在央国企传统管理模式中,绩效考核常被视为“硬性管控”工具,强调数据和结果,却忽略了过程中的支持与激励:以二次销售考核为例,部分部门负责人仅将业绩指标平均分配至每位员工,既无针对性的目标设定,也缺乏个性化指导和资源支持。这种“机械分摊、结果评定”方式,实质上是将绩效考核沦为简单的工资调整工具,员工非但未能获得成长动力,反而容易滋生应付心态甚至消极抵触。长期以往,组织容易陷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被动局面,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无法引领员工实现创新突破,更难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
造成“机械化”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源于对绩效考核价值的理解不足,缺乏对员工成长和团队协作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考核体系设计往往仅聚焦结果,忽略了SMART原则的目标制定、过程节点的跟踪以及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在央国企这样的复杂组织环境中,单一数据驱动的考核方法更是无法兼顾岗位差异、市场变动与员工发展需求,考核方式简单粗暴,致使管理者沦为“分配官”而非“教练者”。
二、绩效考核目标从分配到成长驱动
绩效管理的真正目标是保障组织战略分解与执行,同时助力员工成长、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央国企改革进程中,绩效考核不能仅作为薪酬分配的手段,更要成为激励创新、发现潜能、促进团队协作的重要机制。
具体来说,管理者应摒弃“降薪淘汰”式的考核导向,将绩效体系转为挑战性与实现性并存的目标设计,鼓励员工主动突破困境,也只有在“愿意挑战、不惧失败”的考核氛围中,员工才能将创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组织持续进步。以SMART原则为例,其涵盖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时限明确等多种标准,要求管理者需要根据岗位特点和团队实际,制定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目标,并在设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需求的平衡。如此一来,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成为公平分配的依据,更将成为员工成长与能力提升的驱动力。
三、绩效考核过程辅导与支持价值提升
绩效考核的过程管理是实现“人文关怀”绩效体系的关键环节,这意味着央国企应建立涵盖目标设定、过程跟踪、资源赋能、阶段复盘的全流程管理机制,使管理者不仅是绩效指标的监督者,更是员工成长的教练者。与此同时,企业还需通过定期检查考核节点和里程碑进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介入辅导,帮助员工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而更进一步地,企业还应及时对考核进程进行复盘,推动问题闭环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个别员工的短板,提供定制化培训与政策支持。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利用红海云等数智化管理平台实现绩效数据的动态监控和智能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建立内部协作机制来激励员工跨部门交流与资源共享、提升团队整体绩效——只有赋予绩效考核过程以成长关怀和资源支持,员工才能积极参与目标挑战,将绩效考核视为个人发展的机会而非负担,进而推动绩效管理体系从“机械化”走向“人文关怀”,真正打造以人为本、目标驱动的央国企管理新生态。
四、绩效面谈与考核反馈公平与关怀并重
绩效考核的终点不是结果评定,而是人文关怀的绩效面谈与反馈机制,因此央国企需要在考核结束后组织一对一绩效面谈,结合考核数据和员工实际工作情况,深入探讨目标达成的原因与挑战。此外,对于因市场环境或公司决策导致的业绩波动,企业还应建立特殊考核通道,给予差异化评价,避免“一刀切”式全盘否定,使员工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关怀,激发持续成长的动力。
在绩效反馈环节,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努力和成长,不仅对数据达标者予以奖励,更要帮助未完成目标的员工分析问题、制定提升计划。比方说,企业可通过红海云绩效管理平台自动生成个性化成长方案,明确培训路径和资源配套、促使员工与组织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实现绩效提升与能力成长并进。
五、央国企绩效考核体系升级实践路径
(1)目标体系优化
央国企绩效管理升级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目标设计。具体来说,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和业务属性制定分层分类的绩效目标,兼顾组织战略与员工发展需求。比方说,企业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确保目标具体明确、可衡量、具挑战性且可实现,这样不仅提升考核的科学性,也能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和创新突破的积极性。
(2)过程管理强化
在绩效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需强化过程管理、主动跟踪关键节点和里程碑执行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介入辅导,帮助员工分析问题根源并制定改进方案。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通过定期复盘与资源分配,提升管理者的教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与执行力,这种过程管理的细致化是实现人本关怀绩效的核心保障。
(3)数智化平台赋能
借助红海云等数智化工具,央国企将实现绩效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分析和智能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数智化平台能够全程监控绩效进展,辅助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考核效率和公正性,并且数据实时透明,方便员工清晰了解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和成长路径,进一步增强绩效管理的互动性和激励效果。
(4)面谈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结束后,管理者应以一对一面谈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反馈,同时结合数据与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剖析目标达成的原因与挑战。对于因外部因素造成的业绩波动,企业应提供差异化评价与特殊通道支持,使面谈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员工的努力与成长,帮助其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在企业内部营造公平关怀的管理氛围。
(5)持续改进循环
央国企需建立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来定期评估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并结合员工反馈和业务需求不断优化流程与标准,同时通过组织培训、经验分享和制度微调,推动绩效考核不断适应组织发展和人才成长要求,形成激励与关怀并重的良性管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