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本文聚焦央国企在战略发展背景下的人才激励机制创新,深入剖析事业平台搭建、管理层级优化、精准考核、奖罚激励等关键举措,并联合红海云、结合数字化转型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升级路径,助力企业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央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逐步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更为系统化、战略化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企业不仅承担着国家经济安全与核心产业发展的关键责任,更在引领行业变革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构建契合企业战略目标的人才激励体系”也由此成为了央国企HR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一、央国企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国资委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企业实施组织架构优化、人才盘点、岗位动态调整等举措,而随着国家对央国企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人才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央国企覆盖国民经济核心领域,具有战略平台优势,但其组织庞大、产业链条复杂,传统激励机制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在战略指引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议题。
以中国移动、中国铁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交通建设等头部央企为例,它们已经在事业平台搭建、管理层级优化、考核机制精准化、奖罚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中国移动积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供链协同事业平台以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中国铁建通过机构压缩和岗位竞聘,实现管理效能提升,畅通人才晋升和交流渠道;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交通建设则在考核指标精细化和绩效薪酬刚性兑付等方面持续创新,保障激励机制的公平公正和落地执行。这些实践不仅加快了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也为行业内其他央国企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二、事业平台助力央国企人才吸引培养
事业平台的构建是央国企吸引造就人才的核心动力——与传统物质激励不同,事业平台更注重员工对企业使命、战略目标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在中国移动的实践中,企业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与自身发展深度融合,通过产供链“链长”机制和“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营造出高度协同、创新驱动的人才生态圈,其不仅为技术研发、能力中台、算力网络等领域构建多元发展平台,还通过设立链长基金、主导产业基金来吸引上下游科创企业参与,实现资源整合和人才汇聚。在这一模式下,员工能够在“大舞台”或“小剧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看到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实践证明,平台型事业生态不仅满足了员工对成就感和使命感的深层需求,还形成了人才聚集和产业协同的良性循环。对于央国企而言,打造事业平台需突出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通过一体化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实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全链条人才的生态协同,也只有对事业平台进行持续优化,企业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更进一步地,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进一步还丰富了事业平台的内涵:红海云智能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人才盘点、供需预测、人岗匹配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升事业平台的运营效率和人才发展质量,以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让员工在平台内能够精准定位自身价值和成长空间,助力企业构建动态开放的事业生态。
三、管理层级优化提升激励体系效能
合理的管理层级设计和人才配置是央国企实现精益管理和有效激励的重要保障。由于传统央国企组织架构层级多、沟通链条长,容易造成岗位职责不清、权责界面模糊,从而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员工积极性,近年来,一部分企业通过机构压缩、岗位竞聘、人员轮岗等改革举措,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和人才活力。
以中国铁建为例,企业按照战略管控和权责界面清晰的原则,大幅压缩总部机构数量,推进定岗、定编、定员改革,实现总部人员精简22.4%,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系统公开竞聘和工作轮换,将基层优秀员工选拔到总部岗位,畅通了人才流动和晋升通道。这种管理层级优化不仅提升了组织效率,也为员工提供了公平竞争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强化了人才激励的作用。
珠玉在前,央国企在优化管理层级时应根据主责主业和安全发展要求动态调整岗位配置、推动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并通过科学的组织变革和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激发员工创新动力和团队协作。

四、精准考核奖罚机制推动战略落地
精准考核和奖罚机制是央国企激励体系落地的核心环节。科学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能引导员工聚焦岗位职责、提升工作水平。为此,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梳理主业属性和岗位分工,精简考核指标,设计差异化、精准化的业绩考核体系,实现了责任到人、指标分解到岗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由集团领导力建设与人才评价中心对各单位考核指标进行审核,确保考核体系的公平公正和挑战性,持续拔高工作目标,带动企业整体绩效提升。
奖罚机制方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通过目标契约书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岗位编制与企业运营效益挂钩,实施绩效考核全覆盖,并根据考核结果刚性兑现薪酬。同时,企业还制定员工市场化退出工作指引,明确退出情形和流程,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不胜任者退出的规范管理。这种奖罚结合的机制既保障了激励的刚性执行,也促进了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考核与奖罚机制需要进一步智能化和数据化,而红海云平台可通过绩效管理模块实现考核指标自动分解、绩效数据实时采集和智能分析,以确保考核结果的透明、公正和高效执行。在红海云的赋能下,企业得以根据绩效数据动态调整激励政策,提升奖罚机制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为员工提供更具激励性的职业发展环境。

现如今,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央国企战略落地、组织效率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支撑,而事业平台的打造、管理层级的优化、精准考核与奖罚机制的完善更是为企业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励体系,实现了人才与战略的深度融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的深入发展,央国企激励机制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和平台化协同。与此同时,红海云作为央国企智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威服务商,将继续以专业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赋能企业人才战略和激励体系创新,助力央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组织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