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解读 > 红海云:央国企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落地的关键路径

红海云:央国企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落地的关键路径

2025-10-09

红海云

当前,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深度改革的关键节点——随着国资委明确要求在2025年底前全面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机制,这一硬性任务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队伍优化的重中之重。这项制度变革不仅关乎企业治理现代化,更关乎组织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提升,而面对仅剩不到一个季度的改革窗口期,央国企管理层不仅要响应政策号召,还需应对实际操作中的多重挑战……

一、央国企末等调整机制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近年,国企改革“三项制度”持续深化使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成为了实现人岗匹配、优化组织结构的核心工具,国资委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前,央国企需完成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这一硬性任务标志着央国企用工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契约化管理”彻底转型。具体来说,末等调整适用于绩效考核不合格或年度综合考核进入末位序列的管理人员,通过岗位、职级、薪酬等多维调整,激发管理层积极性,提高运营效率,而不胜任退出则针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管理人员,经过调岗、培训等环节仍不达标,依法依规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两项机制本质上是在制度层面推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用工模式,强化企业竞争力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与此同时,随着三年行动转向深化提升阶段,全员考核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展,不仅经理层成员,横向覆盖到董事、监事、领导班子成员,纵向延伸至中层、基层管理人员。这种全员纳入的考核模式有助于央国企实现“动态优化配置、精准激励约束”,推动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进化。

二、央国企末等调整机制对象范围与分类管理

央国企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的实施对象范围通常需要依据企业类型和管理层级进行动态划分,而以最新政策为指引,管理人员的界定主要覆盖以下层级:

  • 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二级部门负责人

  • 子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子企业负责人(不含外部董事、职工董事)

  • 子企业经理层成员

  • 子企业部门负责人

  • 基层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

在企业类型方面,国有独资、全资和控股公司均需覆盖公司经理层、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参股公司则仅纳入派驻的高级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改革对“管理人员”的界定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中的宽泛口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结合企业实际和改革进展动态调整。与此同时,央国企全员纳入考核的趋势还要求企业在对象扩面及分类管理上做足准备,其既要防止“一刀切”带来的管理僵化,又要确保各层级人员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这也意味着企业需基于岗位职责、管理层级、业务贡献等多维度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流程,从而实现对管理人员的精准画像和动态调整。

三、央国企末等调整机制实施难点与操作流程

在央国企实际推动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常常面临一系列复杂挑战,其中既有来自考核设计的不确定性,也有流程执行的合规压力,更有员工情绪和组织活力方面的潜在风险。至此,“如何实现机制科学落地”一跃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升级的关键议题。

一方面,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和多维度是机制能否顺利推行的基础。部分企业仍以业绩单一指标作为主要考核依据,难以客观反映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配度,这样的考核体系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影响管理队伍的优化效果。因此企业亟需建立覆盖能力、业绩、行为表现等多维度的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为后续岗位调整和退出提供坚实依据。

另一方面,流程的合法合规性直接关系到机制的顺利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涉及岗位变更、降级降薪、培训和解除劳动合同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这也意味着企业不仅要按照流程规定操作,还需经过民主程序、向员工公示相关信息,保障员工知情权和参与权,防止因程序不规范引发争议和法律纠纷。

此外,员工接受度和队伍活力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岗位调整和退出机制如果简单化为“淘汰”将容易造成员工抵触甚至流失,从而影响企业士气与人才梯队建设。为此,企业应将退出机制与人才培养、岗位再匹配紧密结合,通过后续培训和智能推荐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以激发潜力实现队伍的动态优化而非单纯裁减。

四、央国企末等调整机制数智化管理实践建议

1)智能考核体系建设

央国企推进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智能化的考核体系。借助红海云数字化平台,企业可以将能力、业绩、行为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自动化采集与分析。具体来说,平台支持年度与综合考核全流程管理,考核结果实时固化,既减少主观误差,也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而通过智能考核体系,企业能够精准识别末等和不胜任管理人员,实现动态画像和分层管控,为后续调整与退出流程打下坚实基础。

2)流程自动化与合规保障

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涉及岗位调整、降级降薪、培训和解除劳动合同等多个环节。在红海云平台的赋能下,企业可实现考核结果与流程自动关联,岗位变动、薪酬调整和培训通知全程自动流转,并且平台内置的合规校验模块还将确保每一步操作符合最新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有效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保障退出机制合法合规,从而减少劳动纠纷和企业治理隐患。

3)员工沟通与民主程序管理

鉴于在机制落地的过程中,员工的沟通与参与至关重要,红海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在线公示、民主评议和反馈收集等功能,使规章制度和考核结果能够及时推送至员工终端。如此一来,员工便可通过平台参与意见征集和民主决策,提升参与度和认同感,从而有效缓解其对末等调整和退出的疑虑,促进企业内部氛围健康发展,为机制顺利推行创造良好基础。

4)能力提升和岗位再匹配

针对退出岗位的管理人员,红海云平台还可以提供个性化能力测评和岗位智能推荐服务——平台根据个人能力短板自动生成培训方案,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并智能匹配适合的岗位资源,支持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能力提升与再匹配不仅避免简单淘汰,还能激发管理队伍潜力,保障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与组织活力持续增强。

5)数据安全与政策合规跟踪

企业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政策响应,因此红海云平台采用多层加密和权限管理,确保人事数据安全可靠。比方说,平台可在管理层设置下实时同步国家最新政策法规,自动提示企业合规风险和整改建议;通过数据安全和政策跟踪,企业将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保障机制运行始终与监管要求高度一致,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坚实支撑。